7月31日晚上8点大额股票配资,一群身穿橙色救生衣、头戴安全帽,衣服上有“方舟救援队”标志的队员在沙坪坝区中渡口码头整装待发。安装底板、船体充气、连接发动机……“321起!”组装完毕的冲锋舟被志愿者们扛起运到岸边。
\n7月31日19:20,沙坪坝区中渡口码头,众多市民在江边纳凉。记者 张锦辉 摄/视觉重庆
\n这是一次紧张的救援任务。连日来,重庆气温逐渐升高,不少市民来江边戏水歇凉。方舟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每日严阵以待,随时准备“出战”。
\n3分钟生死时速营救落水者
\n游泳爱好者张先生突感抽筋,湍流瞬间将他们冲离原定路线。挣扎中呛水的他拼命挥手,引起了岸边值守队员的注意。很快,橙红色冲锋舟劈开航路。操舵手王青松稳稳地驾驶冲锋舟,救援员苏仁锋半跪在船头紧盯目标。发现落水者后,王青松驾驶冲锋舟缓慢靠近落水者,苏仁锋用专业的救援动作把落水者拉上冲锋舟。
\n7月31日晚,沙坪坝区中渡口码头,方舟救援队队员驾驶冲锋舟,在江中示意距离岸边较远的市民回到岸边。记者 张锦辉 摄/视觉重庆
\n“涨水这么危险,怎么还去游泳呢?”当冲锋舟载着受困的落水男子安全到达岸边后,队员们松了口气,语气中有责备更有担心。
\n“每年七八月是嘉陵江的汛期,也是方舟救援队最紧张的2个月。”方舟救援队负责人罗钢介绍,落水的原因很多,不会游泳去耍水掉下去的,会游泳体力不支或者突然抽筋……
\n“大家忽视了江水的复杂性,下河道其实有个落差,水漫上来之后,它会形成一个水底的断崖,你在水面上看不到,继续往下走脚踩滑就掉下去溺水了。”罗钢感到惋惜,无论队员在江边竖立多少警示牌,提醒多少次,还是有市民以身犯险。
\n“我问过专业的游泳运动员,哪怕是身体素质非常好,长期训练的情况下,遇到江面漩涡也就比普通人多坚持几分钟,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非常微小。”罗钢说。
\n户外技能转化为救生本领
\n方舟救援队专业高效救援的背后,却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“非专业”人士,而将这些人聚集起来,投身于救援事业的,正是罗钢。
\n7月31日晚,沙坪坝区磁器口,罗钢正在指导河海大学的学生们进行艇操训练。 记者 张锦辉 摄/视觉重庆
\n多年以前,罗钢开始接触登山、攀岩、皮划艇、潜水等户外运动,也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。
\n“一开始就是觉得刺激好耍,但随着年龄和阅历上涨,除了追求个人刺激与冒险,我在想这些技能还有更重要的用途,比如救援。”罗钢说,户外运动中锤炼的攀岩、探洞与绳索经验,成为罗钢参与后续救援活动的“硬功夫”,更让他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\n2008年汶川大地震,更坚定了他的信念。一些志愿者组织如蓝天救援队,迅速投入救援工作。罗钢和其他志愿者也自发参与了当年的救援。
\n2011年,罗钢开始集结户外运动中志同道合的朋友,在磁器口街道的支持下,于2014年创建了重庆磁器口义务应急救援队,这就是方舟救援队的前身。
\n十年多来,救援队多次为重庆及周边地区的户外运动提供公益服务,同时积极参与自然灾害救援等社会公益活动,累计救援三百余名落水者。目前,方舟救援队共有队员18人,志愿者260名。
\n“现在我们的专业队员要先考五级应急救援员、急流救生员等证书,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考冲锋舟、摩托艇驾驶资格。”罗钢说。
\n无人机、救生圈、救生马甲 提高救援效率
\n早上十点开始培训,晚上回去的时间不固定。这是指挥组的虞雯皓和其他志愿者的日常。
\n每年暑期来临,方舟救援队就会迎来不少新鲜血液,他们是河海大学的学生。
\n“我们本来是学相关专业,现在来方舟救援队参加暑期实践,一方面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,跟前辈学习一些实践的知识。当然,也是被前辈的精神打动了。”河海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虞雯皓两次来重庆,都没空四处看看,把时间奉献给志愿工作。
\n人员配齐,如今方舟救援队的设备也更加专业化、精良化。他们在原有的水域组、医疗组、指挥组的构架上增加了无人机组。“用无人机去实时跟进救援情况、探查环境状况,相对人力搜寻来说更高效。”罗钢介绍说。
\n记者在现场看到,有一种无人机比较特别,机身呈方圆形且体型较大,4个螺旋桨翼分布在四周,颜色呈鲜艳的橙黄色。罗钢解释称,这不是一台普通的无人机,而是飞行救生圈。在水域救援中,尤其在嘉陵江、长江这样的大型江河中,江水的水流速度极快,导致冲锋舟有时不能快速且准确地抵达现场。这时候飞行救生圈能精确投掷到被困人员身边,保护落水者安全,争取到更多的救援时间。
\n7月31日晚,沙坪坝区中渡口码头,罗钢(左)在水中值守,不停地向戏水的市民喊话。
\n“还有一点看见有人落水了千万别盲目救人,水的冲刷力很强,一个人落水可能需要六个人才能拉起来。”罗钢告诉记者,“我见过不少徒手救援的悲剧,要对抗江水的冲击力,还需要有专业的设备——激流救生马甲。”记者看到立体剪裁后前窄后宽的激流救生马甲,尼龙面料摸起来还是很沉。罗钢介绍说,“我们水边执勤的时候必须穿上,不同于一般的救生衣,激流救生马甲泡沫内部分布数百万个独立密封气囊,阻隔水分渗透,在水里泡很长时间也能提供浮力。”
\n原标题:凡人微光|十年救下三百余名落水者!嘉陵江上有艘“不熄火”的公益方舟大额股票配资
鸿岳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